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介绍_EDUC大学网
教育
教育网
教育资讯教育政策中小学高考
学校大全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校
大学网
高校成人艺考考研就业留学大学排名
培训网
教育培训培训机构成人教育
英语网
英语学习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考试四六级雅思托福行业英语英语文化生活英语机构专题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SITEMAP
介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于 1997 年 6 月在原建筑学系基础上成立。下设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 3 个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等 4 个研究所。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9名。其中教授 18 名、副教授24 名、中科院院士 1 名、博士生导师11 名、硕士生导师 24 名。一批具有博士学位或从国外留学、进修归来的青年教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整个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较高,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创作等各项工作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国内外建筑界享有较高的声誉。1991 年和 1994 年经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建筑学专业教学评审,该院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先后获全国首批建筑学专业教学优秀资格认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可分别授予“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学位。 1998 年学院再次通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优秀资格认证。 2000 年我院城市规划专业也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评估认证。 2001 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际交流我院与日本神户大学、九州产业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克汀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均有密切的学术交流活动,历年均有学者互访,并接收来自日本、美国和其它国家的留学研究生和本科生,还与日本神户大学、九州产业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多次举办过学生作业交流展。1981 年起,在历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及全国大学生城市规划方案竞赛中,我院学生多次获得包括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奖项; 1990 年起每届台湾洪四川文教基金会优秀人才奖的设计和论文竞赛均有我院学生获奖。荣誉我院研究生、教师还多次在国际性设计竞赛中获奖。 1994 年在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我院学生设计的方案获得唯一大奖,在 1995 年的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我院获亚澳地区奖。 2000 年在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又获二等奖 1 名,佳作奖 2 名。进入 2001 年我院又获本赛事的一等奖。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参加 2000 年、 2001 年全国第一、第二届大学生规划设计、实践报告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第一届在规定报送的两份设计中获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1 名,在规定报送的两份实践报告中获二等奖 1 名、三等奖 1 名(一等奖空缺);在第二届规划设计中获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1 名,实践报告获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1 名。发展历程天津工商学院1937年,天津工商学院工科改称工学院,下设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两系。建筑工程系首任系主任为陈炎仲,1943年由沈理源接任。1941-1944年,建筑工程系教师张镈率部分学生测绘北京故宫中轴线及其外围的文物。1942年9月,建筑工程系暂停招生。1943年9月,建筑工程系恢复招生。1948年10月,天津工商学院已有三个学院十个系,改名私立津沽大学,其中工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1951年7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津沽大学,改为公立。8月,由国家教育部接办。1952年,津沽大学建筑工程系、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部分师生参加天津大学新校区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唐山工学院1946年10月,唐山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成立,首任系主任为林炳贤。1948年10月,解放战争期间,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主任刘福泰率唐山工学院建筑工程系随校南迁,借助上海交通大学校舍复课。1949年9月,学校迁回唐山,改名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暂停招生。1950年秋,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改名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工程系恢复招生。原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徐中等人被聘来建筑工程系任教,至此建筑工程系的教学体系由注重“工程”转向“工程与艺术”并重。1951年,徐中教授接替刘福泰担任建筑工程系主任。1951年秋,建筑工程系由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迁至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天津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津沽大学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与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建筑工程系、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合并成立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张湘琳任系主任,徐中任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1953年,建筑学专业根据苏联教学计划修订了五年制的教学计划。1954年初,土木、建筑两系分开,徐中恢复为建筑工程系主任,下设建筑设计教研室、建筑技术教研室、建筑历史教研室、美术教研室。1954年初,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全国建筑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修订会议。1954年,由卢绳主持开始对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和北京故宫内廷建筑等的测绘工作。1956年,建筑工程系开始执行新的教学计划,由四年制增加了半年毕业设计。1957年,建筑工程系学制改为五年制。1958年春,成立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徐中任院长。1958年秋,土木、建筑两系又重新合并,张湘琳为系主任,徐中为副主任。1958年秋,徐中教授代表天津大学建筑系赴京参加人民大会堂方案设计。1958年末,建筑学专业派出庄涛声、郑谦、王龙飞、顾馥葆、詹宏波、常宗琮等教师支援郑州工学院土木建筑系建设。1960年,建筑学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1964年6月,在上海锦江饭店召开了建筑学专业全国统一教学大纲修订会议。会议最后修订出“建筑学专业各门课的统一教学大纲”。1966年初,全国修订建筑学专业教材会议在南京工学院召开,天津大学等国内七个主要建筑系都派教师代表参加。1966年,建筑学专业停止招生。1974年,建筑学专业本科恢复招生,学制为三年。1977年,建筑学专业恢复本科高考招生,翌年2月入学,学制改为四年。1978年,成立天大四分校,即天津大学建筑分校(今天津城建大学)。1978年,建筑学专业恢复研究生招生。1979年,土木、建筑两系重新分开,徐中任建筑工程系主任,下设民用建筑设计教研室、工业建筑设计教研室、城市规划教研室、建筑技术教研室、建筑历史教研室、建筑物理教研室、美术教研室。1980年初,日本神户大学代表来天津大学访问。神户大学建筑学科多渊敏树副教授来建筑系进行访问,缔结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协定。1980年秋,第一届天津大学·神户大学学生建筑设计作业交流展在神户市举行。1980年,在中国建筑学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型剧场设计竞赛中,我系教师的设计方案获得两项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共三项)。1981年,首次派教师荆其敏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与风景建筑学院作访问学者。1981年5月,第一届天津大学·神户大学学生建筑设计作业交流展在天津市展出。1981年,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共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共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1981年夏,美国明尼苏达大学30余名师生前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习中国建筑,开始了我系学生国际间的交流互访。1982年,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共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得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1982年7月,《承德古建筑》一书出版,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并由日本朝日新闻出版社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1983年,举办全国大学生建筑论文竞赛,获奖论文35篇,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获奖10篇。1985年,建筑工程工程系应邀参加全国人大办公楼方案设计工作,胡德君、章又新设计的方案被选为实施方案。1985年,应国家教委改学分制要求,建筑工程系修订了新的教学计划。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城市规划专业,并于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点具有博士授予权。并于198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87年7月15-19日,主办首届“传统民居国际研讨会”,共有25名外国专家、39名国内学者与会。1987年,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87年,开始招收外国本科留学生。1987年,天津大学建筑分校更名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今天津城建大学)。1989年,建筑系新教学楼落成,投入使用。1989年,“中国古建筑测绘实习”荣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1990年,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学制恢复为五年制。1991年,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学制改为五年制。1992年,由徐中先生生前好友虞兆中先生倡议设立“徐中奖学金”,用以表彰勤学奋进并在专业学习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在校学生。1995年开始颁发首届“徐中奖学金”,现已成为我院最高级别的专业奖项。1992年,经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获全国首批建筑学专业教学优秀资格认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专业本科可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1994年,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肖敦余任院长。1994年,1990级四名本科生,在美国建筑师协会(ACSA)举办的题为“今日的多层住宅——旧居住区的今日住宅”的第五届城市住宅国际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暨国际OTIS电梯住宅设计竞赛中,获得了此次竞赛的唯一大奖。以后又有多名学生多次获得建筑设计竞赛国际大奖。1995年,经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获全国首批建筑学专业教学优秀资格认证。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该专业硕士毕业生可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1995年,建筑系被列为天津大学“211”工程建设的单位。1995年,彭一刚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6月,天津大学进行学院制改革,在原建筑系基础上,结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成立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张颀担任院长。1998年,“建筑学”一级学科与“建筑历史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共同申报,获得一级学科授予权。1998年,建筑学学科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学科,下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包括自主申请设置的建筑环境设计博士点,共有5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建筑环境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8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第一名博士后入站。1999年,成立艺术设计系,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0年,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天津大学成为国家在新世纪重点建设(985工程)的若干所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之一,建筑学院成为重点资助单位。2000年,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教育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2001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9月27日,在天津大学科学图书馆举行了纪念徐中先生诞辰90周年暨建筑教育研讨会。2003年9月,王其亨教授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4年,建筑物理实验室被天津市科委、教委批准为“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2004年,城市规划专业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优秀资格认证。2006年,彭一刚教授获得第二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聂兰生教授获得建筑教育特别奖。2007年,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筑学一级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7年,“中国古建筑测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2008年3月,“文物建筑测绘研究”获批国际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2008年6月,王其亨教授获得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沈玉麟教授获得建筑教育特别奖。2010年,“建筑设计基础”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历史沿革初创时期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命名为“大学堂”的高等学校。1899年,天津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第二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从香港考入的学员王宠惠有幸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1905年,王宠惠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北洋大学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北洋大学堂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在国内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齐名,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创办之始就按照美国模式办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科书、教学方法上,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学堂设立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同时,资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是学堂创办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之时,头等学堂设专门学(即科系)四门: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1897年学堂增设铁路专科,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门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至1903年4月学堂方在西沽正式复课。1903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1907年开办师范科,至此北洋大学已成为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诸科,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育部,1913年又改称国立北洋大学,至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专办工科时期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1919年原采矿冶金学门又分为采矿学门、冶金学门。从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学专办工科,设有土木、采矿、冶金三学门;后学门改称系,至1935年北洋工学院设有矿冶、土木、机械、电机共四个系(内分七个工程组);为了提高学术及技术水平,北洋工学院于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组织章程(含招考研究生)经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教育上试行大学区制,北洋大学改称“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抗战时期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又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即天津大学)与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即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即东北大学)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1941年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及各专门工程学会在贵阳举办联合年会。借此相聚之机,各届北洋校友就复校事宜进行了磋商,会谈决定在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同时,筹设私立北洋工学院,由全国北洋校友共同筹办。在此压力下,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与之相呼应,李书田于1944年春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下设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两系,并以北洋治学精神主持西京分院。理工结合时期1945年8月,抗战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和各地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复校后的国立北洋大学,在原来工学院的基础上,增设了理学院,从此北洋大学进入理工结合时期。工学院下设土木、水利、采矿、冶金、电机、航空、机械、化学工程学系八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和纺织工程学系;理学院设置与工学院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数学、地质学四个基础学科系。复校后,北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制定了“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针,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等五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被各界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学在原校址正式开学复课。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此后,北洋大学师生积极配合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造,进行了增强教师阵容、课程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完成了学校的新民主主义改造。改造后的北洋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设立理学院、工学院,共设有物理、数学、冶金、土木、水利、采矿、机械、化工、航空、纺织、建筑工程、地质工程等12个学系,学系下设水利实验室等14个实验室,还设有机械实习工厂与纺织实习工厂。同时,北洋大学的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生工作,在改造后也取得了充足的发展,设有冶金、土木、采矿、水利、化工等5个工程研究所,成为当时中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院系调整中,南开大学工学院,津沽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即西南交通大学)的化学工程系,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交通大学)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有:抽调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抽调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组建北京钢铁学院(即北京科技大学);抽调地质组组建北京地质学院(即中国地质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抽调电信系至北京邮电学院(即北京邮电大学);抽调采矿系采煤组至中国矿业学院(即中国矿业大学);抽调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至武汉水利学院(已并入武汉大学);抽调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至武汉测绘学院(已并入武汉大学);抽调矿冶工程系调唐山成立河北矿冶学院(即河北理工大学);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即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调往天津轻工业学院(即天津科技大学)。1958年又从天津大学抽调力量重新组建河北工学院(即河北工业大学)。调整后,天津大学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校址,下设机械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土木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纺织工程系、水利工程系7个工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另设化工研究所和石油工业学校。此后,经过几年的调整、发展,天津大学已逐步形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格局,并在此基础上阔步前进,将学校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之一;1955年天津大学重新招收研究生,着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958年8月13日,毛泽东主席视察了天津大学,并就学校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1958年末在北京举行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天津大学展出的项目居全国高校之首,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959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天津大学被定为首批16所重点大学之一。在此前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也先后来校视察,对天津大学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1966年,天津大学设有无线电电子工程、光学与精密仪器、水利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动力与自动化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化学工程等7个系、38个专业。在随后的十年“文革”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了学校事业的正常发展。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天津大学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科研秩序,教育质量日益提高,并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学第一批恢复了文革前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高校地位。改革开放到百年校庆时期1979年1月,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提出了把高等学校办成教育中心和科研中心的奋斗目标。会后,天津大学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大胆革新,调整系科设置,兴办理科专业和理工结合的新专业,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经过筹备调整,学校将原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原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电子工程系;在原机械制造工程、精密仪器工程、电子工程系、电力及自动化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7个系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科学工程、热物理工程、建筑、船舶工程、工业管理工程、基础科学6个系;另有马列主义、体育、中文等3个直属公共课教研室;新增了系统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力学、工程热物理等5个专业。全校由原来的38个专业发展到43个专业,并筹备建立化学、生物及医学仪器两专业。1981年10月,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实施学位制并授权天津大学为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学校在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基础上,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198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天津大学的36项科研成果获奖,极大地振奋了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精神。1980年,全校已建立和在建研究所(室)共14个,并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当年即完成科研项目25项。1980年,天津大学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校庆―85周年庆典。学校于1983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系,将原化学工程系分为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化学三个系,基础课部分为数学、物理、力学、外语四个系。到1985年底,学校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全校建有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设有20个系,52个本科生专业,16个重点学科,13个博士点,45个硕士点,有14个研究所(室),77个实验室,8个实习和生产性工厂。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又设立了技术经济与系统工程系,增设了生物化工、工业工程、国际工程管理、经济法等专业。到1995年百年校庆前,全校共有21个系,5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系14个,理科系3个,文科系2个,管理科系2个,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国家教委高等工程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基本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办学模式。全校有各类在校生13000余人,其中本专科生9300余人,研究生2100余人,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00余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200余人。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1995年5月,天津大学顺利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中国首批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10月2日,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全校师生员工和2万余名海内外校友参加了这一盛大庆典。百年校庆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分别题词,李瑞环、李岚清、吴阶平、孙孚凌等出席庆典。天津大学从1997年始积极推行学院制改革,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将原有的办学系和所组建为11个学院。同时,从1985年起学校即开始试行有计划、有指导的学分制,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注意体现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与综合精神,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1999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进行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优秀评价。院系设置学院天津大学包括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大学求是学部。专业设置学院每年计划招收本科生 150 名;建筑学专业80名、城市规划专业 50 名,学制均为 5 年;艺术设计专业30 名,学制 4 年。该院“建筑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其下设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等 4 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等 6 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999 年经国家批准又设立建筑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设有计算中心、建筑造型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实验室。校图书馆专为建筑学院设置了建筑图书分馆,拥有丰富的中外图书、期刊和资料。专用的建筑馆教学楼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2010年6月23日,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天津大学启动。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截至2011年8月,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20个本科专业及茅以升班入选“卓越计划”。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学有54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光电子技术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2009年起开设)、物联网(2011年起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电子商务、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应用物理学、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应用化学、英语、汉语言文学、药学、软件工程、动画、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金融学、功能材料、物联网工程、微电子材料与器件。硕士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数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物理学、药学、美术学、设计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共党史、应用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发酵工程、食品科学、蔬菜学、情报学博士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27个):数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重点学科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覆盖21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技术经济及管理重点实验室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学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含1个参建),2个国家新技术推广中心,1个国家文物重点科研基地,6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科研基地(含7个参建天津市工程中心)。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文物重点研究基地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定量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光机电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电力系统仿真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过程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膜科学与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现代药物传递及功能高效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成果重点研究推广中心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化工填料塔及塔内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形状记忆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轻型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绿色精制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工程中心天津市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工业结晶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快速成型技术工程中心学科排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学科评估结果中,天津大学有6个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3,排名第1的学科数和进入前3的学科数在工学领域均位居全国第2,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国第1,光学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2,建筑学、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学科位居全国第3。一级学科名全国排名化学工程与技术第1名仪器科学与技术第1名制药工程第1名光学工程第2名船舶与海洋工程第3名建筑学第3名水利工程第3名管理科学与工程第4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第5名电气工程第6名土木工程第6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第9名生物医学工程第10名力学第11名公共管理第14名材料科学与工程第10名工商管理第16名信息与通信工程第19名电子科学与技术第20名机械工程第21名控制科学与工程第21名化学第29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30名数学第36名天津大学化工专业已通过“Master Level”国际认证。该认证标志着天津大学化工专业已经与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化工专业共同跻身世界前列。天津大学化工专业成为国内高校首家通过IChemE认证的专业,天津大学也成为亚洲仅有的两所通过“Master Level”认证的高校。办学成果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学有3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52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科研经费实现了稳定和持续的增长,2011年科技经费总量15.05亿元。2011年,签订千万元以上大项目达到2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77项,总资助额度达到13267万元,授权专利482项(其中发明420项)。2011年公布的2010年度科技论文统计中,天津大学被SCIE、EI、ISTP收录论文数分别为1027篇、1571篇、814篇,235篇SCI论文被评选为表现不俗的论文,1篇论文被评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天津大学科技园是中国首批1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通过了教育部、科技部的验收并正式授牌。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137种;并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3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学校。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学有各类留学生1801人,来自89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上31个国家和地区的139所高校、研究院及公司签署协议。在海外成立了2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师资力量概况截至2012年5月,天津大学有教职工4333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3人,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4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33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博士生导师551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597人,教授505人。两院院士类别姓名简介姓名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余国琮著名化工蒸馏专家周恒著名流体力学专家彭一刚著名建筑学家张春霆著名生物物理学家姚建铨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楚生著名水利工程学家王静康著名化工工业结晶专家沈家祥著名制药工程专家叶声华著名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陈予恕著名一般力学专家余贻鑫著名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钟登华著名水利工程学家邹竞著名感光材料专家苏万华著名内燃机专家双聘院士谢世楞工程院海岸动力及海岸工程专家邬贺铨工程院通信工程专家时铭显工程院化学工程与设备专家刘昌孝工程院药代动力学专家吴祖泽科学院实验血液学专家韩其为工程院水利工程专家王浩工程院水利工程专家侯立先工程院环境工程专家学校文化校训天津大学校训为“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被人们沿传引申,毛泽东也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赵天麟坚持严字当头,以讲求高质量为教学目标。他在1925年北洋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祝词中写到:形上形下,聚精会神。人文渊薮,日新又新。猥长其曹,改制伊始。一得之愚,实事求是。忆当髫稚,蛾术于斯。归自海外,乃辱皋比。教学相承,渊源接续。从事此间,厥情最笃。别来数稔,时复念兹。达材成德,与有荣施。云霞蒸蔚,盛会欣逢。洋洋学海,万派朝宗。这一段祝词是赵天麟办学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抱负。天津大学在继承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在教学上,明确提出了“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对教师严格聘任,讲求真才实学,并要求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讲授认真,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对学生严格挑选,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并要求学生自觉自重,勤奋好学,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校旗天津大学校旗为校徽的变形和重新组合。整体采用蓝、金、白、紫、红五色,色彩典雅、大方,并给人以青春的朝气,启发人蓬勃向上的精神。校歌天津大学校歌,又称北洋大学校歌,诞生于1935年,为纪念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建校40周年而谱写。校歌作者萧友梅、廖辅叔。校歌总结了北洋大学兴学育人、实业救国的艰辛历程,促人奋进,催人向上,激发北洋学子在黑暗的旧中国,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奋斗。用埋头苦干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学风,献身科学“把中华改造”。

TAG:天津大学
文章链接:https://www.9educ.com/daxue/181002/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基本内容
2024-05-17 11:29:44
天津军事交通学院
  军事交通学院隶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是全军培养军事交通运输、军用车辆装备和军用物资储运领域高层
2024-02-09 18:50:32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建设目标学院定位建设目标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按照"高起点、新机制、办特色、创一流、
2024-02-05 14:35:01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办学宗旨津沽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
2024-01-16 16:09:09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学校概况艺术与服装学院艺术与服装学院现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一个博士点;有服装设计与工程、设计艺术学两
2023-12-15 15:09:33
教育本站内容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请勿转载与分享,如有内容和图片有误或者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
考研留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化妆品整形问答价格减肥美妆美容心理中药咨询医院养生知识健康景点景区酒店旅行旅游问题排名品牌期货原油培训大学听力口语语法托福雅思外教英语高考学校教育母婴美食植物宠物手机数码生活百科球星主播导演明星动漫综艺电视剧电影潮牌篮球足球体育游戏穿搭时尚球鞋潮流影视娱乐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