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75+80首小学生必背?🧐如何高效背诵?手把手教你!📚,针对小学生必背的75首+80首古诗词,从分类记忆、趣味方法到考试重点全面解析,帮助孩子轻松掌握古诗精华,提升文学素养。
不少家长困惑:“教育部推荐的75首和人教版的80首,到底要不要全背?”其实,这两套并不冲突,反而可以互补!75首以经典为主,覆盖唐宋名家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而80首则更加贴近教材,增加了如《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常见篇目。
关键词:75首, 80首, 经典, 教材
背古诗时,别一股脑儿全塞进脑袋,试试按主题分类!比如:
春天背《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夏天读《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秋天赏《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冬天吟《江雪》“独钓寒江雪”。
送别时背《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思乡时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励志时背《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哲理时读《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键词:分类记忆, 四季, 抒情, 托物言志
背古诗不一定要死记硬背,试试这些趣味方法:
把每首诗的地点标注在地图上,比如《望庐山瀑布》在江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湖北,一边看地图一边背诗,仿佛跟着诗人去旅行~
带着孩子去公园、河边实地感受诗中的场景,比如在湖边背《小池》,在山上读《望岳》,用手机拍下照片,再配上诗句,既好玩又有成就感~
下载一些古诗朗诵音频,让孩子模仿声音,甚至可以自己录制,配上背景音乐,制作成短视频发朋友圈,既锻炼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兴趣~
关键词:趣味背诵, 地图, 打卡, 配音
考试中常见的古诗陷阱,家长一定要提前告诉孩子:
比如《出塞》的“教”是jiào(不教胡马度阴山),不是jiāo;《凉州词》的“羌笛何须怨杨柳”,不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条”。
“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可怜”是“可爱”,不是“可怜巴巴”;“但愿人长久”的“但愿”是“希望”,不是“但是”。
看到“表达了什么情感”,先找诗里的“动词+意象”,比如《枫桥夜泊》的“敲”“霜”“钟”,组合起来就是“孤独又有点冷的秋夜心情”。
关键词:易错字, 易混句, 理解题
复习时,不妨试试“古诗盲盒挑战赛”:
把每首诗的句子拆分成小纸条,装进透明袋子里,做成“古诗盲盒”。
随机抽取纸条,拼出完整的诗句,既能检验记忆,又能增加趣味性。还可以设置奖励机制,比如拼对一首诗就奖励一颗糖,或者记录下完成的数量,最后看看谁能拿到“古诗达人”称号~
比如抽到“白日依山尽”,接下来拼出“黄河入海流”,最后补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盲盒挑战赛, 复习, 奖励机制
古诗词不仅是考试的重点,更是孩子文学素养的基石。与其让孩子觉得背诗是负担,不如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洗碗时唱《悯农》“锄禾日当午”,散步时背《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睡前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和孩子一起玩“古诗飞花令”,比如以“春”字开头的诗句,谁先接不上就表演节目;或者改编古诗,比如把《静夜思》改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天背一首诗,坚持一个月就能积累30首,一年下来就是365首!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爱上古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生活场景化, 家庭互动, 持续积累
TAG:教育 | 小学 | 古诗词 | 75+80首 | 小学生 | 必背 | 高效背诵
文章链接:https://www.9educ.com/xiaoxuejy/17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