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题及答案?📚学霸都在用的复习方法来了!🔥,整理八年级下册物理重点复习题及详细答案解析,结合学习方法分享,帮助学生高效复习,轻松应对考试。
【提问】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题里老是出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这是真的吗🧐?这和生活中的例子怎么对应呢?
【关键词】浮力, 阿基米德原理, 排开水
[回答]哈哈,没错!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听起来很拗口?其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小时候玩的塑料玩具船,为什么能漂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重力刚好平衡了它的重量,所以稳稳地浮着啦~
再说个有趣的例子:如果你泡澡时感觉自己变轻了,那是因为你的身体排开了浴缸里的水,受到了向上的浮力哦!💡
至于复习题的答案解析,比如题目问“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你需要先找到物体排开的水体积(V排),再套公式计算:F浮=ρ水gV排。记住,ρ水通常取1×10³kg/m³,g取9.8N/kg,这样就能轻松算出正确答案啦~
小贴士:平时可以多观察身边的事物,比如游泳圈为什么能浮起来?冰块融化后水面会不会变化?这些问题都能帮你更好地理解浮力原理哦!🌊
【提问】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题里经常提到“功等于力乘以距离”,但为什么还要引入功率的概念🧐?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关键词】功, 功率, 力, 距离
[回答]太棒了!你已经注意到功和功率的区别啦!功确实是力乘以距离,公式是W=Fs,但它只告诉我们“做了多少事情”,却没有考虑“做事情的速度”。这就引出了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公式是P=W/t。
举个例子:假设你要搬两袋大米,一袋重50kg,另一袋也重50kg。如果第一袋你慢慢搬,花了1分钟;第二袋你快速搬,只花了10秒。虽然两袋大米的重量一样,但第二袋的功率更大,因为你用的时间更短!⚡️
复习题里常见的问题是“某人用100N的力推动箱子移动5m,用了5秒,求功率”,这时候你就可以直接套公式:P=W/t=(Fs)/t=(100N×5m)/5s=100W。是不是很简单?👏
小贴士:要想提高做题速度,建议多练习一些类似的题目,比如计算爬楼梯的功率、跑步时消耗的功率等,这样既能巩固知识点,又能提升计算能力哦!🏃♀️
【提问】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题里总是提到“有用功除以总功”,这个机械效率是什么意思🧐?它和实际操作有什么关系呢?
【关键词】机械效率, 有用功, 总功
[回答]太聪明啦!你已经注意到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啦!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公式是η=W有/W总。简单来说,它衡量的是机器工作的“性价比”。
举个例子:假设你用滑轮组提起一个重物,用了100J的总功,其中只有80J是真正用来提升重物的有用功,那么机械效率就是η=W有/W总=80J/100J=0.8,也就是80%。这意味着滑轮组有20%的能量浪费掉了,可能是摩擦力造成的。
复习题里常见的问题是“某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总功是200J,有用功是160J,求机械效率”,这时候你就可以直接套公式:η=W有/W总=160J/200J=0.8,也就是80%。记住,机械效率永远小于1,因为总会有一些能量损失。
小贴士:要想提高机械效率,可以从减少摩擦力入手,比如给滑轮加润滑油、使用更光滑的材料等。平时可以多观察生活中的机械装置,比如电梯、汽车发动机等,看看它们是如何提高效率的!🔧
【提问】八年级下册物理复习题里经常提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杠杆平衡条件是什么意思🧐?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关键词】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 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回答]太厉害啦!你已经注意到杠杆平衡条件的重要性啦!杠杆平衡条件就是F1L1=F2L2,它告诉我们杠杆在平衡状态下,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举个例子:假设你用一根木棍撬起一块石头,木棍的一端是支点,另一端是手施加的动力点,石头所在的点是阻力点。如果你想要省力,就需要让动力臂比阻力臂长,这样动力就会变得更小!💪
复习题里常见的问题是“某人用杠杆抬起重物,动力臂是2m,阻力臂是0.5m,阻力是400N,求动力”,这时候你就可以直接套公式:F1L1=F2L2,F1=(F2L2)/L1=(400N×0.5m)/2m=100N。是不是很简单?👏
小贴士:要想提高杠杆的效率,可以从增加动力臂入手,比如使用更长的木棍或者调整支点的位置。平时可以多观察生活中的杠杆装置,比如筷子、剪刀、开瓶器等,看看它们是如何利用杠杆原理的!🍴
【提问】八
TAG:教育 | 物理 | 八年级下册 | 物理复习题 | 答案解析 | 学习方法
文章链接:https://www.9educ.com/wuli/133358.html